核雕师骆伟群:奔波于生与死的间隙刻核在心上

作者:班墨空间 2124已围观

       

 

 

  工作时,他常年行走在与死神赛跑的路上却心态豁达,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在基层工作十五载;下班后,他手拿刻刀在核上飞舞,是一名核雕匠人。
        他叫骆伟群,广东海丰人。2003年,怀揣梦想,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打拼。当120急救车驾驶员之前,骆伟群在老家给人开车。不愿一辈子拘束在小地方的他,毅然放弃了工作来到了深圳。当上120急救车驾驶员之后,他兢兢业业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至今,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岗位。
 



 



        开120急救车与开别的车是不一样的。上岗之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车辆消毒知识,还要对周边的道路情况摸透摸熟,熟记于心。不仅要做到随时待命,还要能够在接到任务后1分钟之内上车并启动车辆。此前的他,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他哪里不会学哪里,现如今的他早已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急救车老司机。
         作为一名120急救车司机,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明确警铃就是命令。上班期间,120急救车司机的精神都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只要听到警铃,就必须要马上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出车赶往现场。有一次,骆伟群与同事正在值班室吃饭,忽然一阵急促的警铃声响,条件反射之下,他一下子从座位上弹起来,筷子都快扔到天花板,然后立即冲向急救车。

 




       但有时,他的工作也却不被人理解。因为堵车等原因急忙赶到患者家时,被患者家属以“太慢”而埋怨,并且在运送过程中不断地被催促。“在出车之前,我们第一想法就是如何快速地赶到现场,接到患者后,我们想的是怎样既安全又快速地送至医院。患者家属的心情是能理解的,但我还是希望他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努力,救人至上,我们的心情和他们是一样的。”骆伟群补充道。

       四年前,骆伟群和几个朋友聊天谈到核雕,他想要买一件却发现核雕的价格十分昂贵。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村里看别人雕过,上学时也学习过根雕,便萌生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想法。

       想到就去做。于是,他自己慢慢摸索,在四十岁重新拿起刻刀。学习之初,家里人并不是很支持,但他一直努力着。当第一件作品完成后,不仅让家里人大吃一惊,也让亲朋好友对他刮目相看。自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深深地爱上了核雕这门艺术。如今,越来越多精致优美的核雕在他的手中呈现,他开始在圈子里变得小有名气,也因此得到了关注。

 


 



       对骆伟群来说,核雕是缓解他在工作上的压力、让自己从紧绷的工作状态切换到生活状态的重要方式,也是磨炼自己心性的最佳方法。他表示,今后不仅会在120急救车司机的岗位上继续干下去,也会坚持对核雕的追求。希望有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核雕作品拿去拍卖,然后把拍卖所得全部捐出去,为社会尽一份力。

       一枚枚小巧的核,在骆伟群的指尖翻飞下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掌中天下,或许就是说的核雕,他心中胸怀天下,核上刻画万物;白天救助病人,晚上刀刻万千。尤其是在核雕微刻上更加擅长,仿佛拥有《核舟记》上面的神韵。精巧的细节,扎实的刀工,成就了属于他的核艺生涯。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