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烙画韩志强,独一无二
作者:匠人百科 2834已围观
1978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的韩志强,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了葫芦烙画艺术,便开启了他与葫芦烙画的不解之缘。从开始的慢慢摸索,到后来的熟练创作,凭着自己的艺术功底和对烙画创作的热爱,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曾被当地许多媒体报道。作品特点鲜明,深受爱好者好评。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韩志强,自幼喜欢美术,上学的时候一直就是班里的美术佼佼者,经常给学校,出板报,毕业后一直没放弃对美术的热爱,13年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在葫芦上作画,因而萌生了在葫芦上画画的兴趣,自己买了一些葫芦,慢慢尝试着在葫芦上画。
早期的烙画作品,多数是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收到了理想效果。制作烙画的姿势、工具、材料、技法和烙画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开始,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主要作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装饰。后来,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由"油灯烙"换代为"电烙",将单一的烙针或烙铁换代为专用电烙笔,比较先进的电烙笔可以随意调温,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
在韩志强创作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记得在一次创作五子闹钟馗的时候,画面上怎么都找不到,第五个小孩子?心里就纳闷,五子闹钟馗怎么才有四个小孩,这和标题也不符呀,怎么也捉摸不透,后来去了玉器店才仔细看了一下哪里摆放的五子闹钟馗作品,原来第五个小孩在毛驴的后面藏着。
一般烙画都选俩三年的老葫芦,把它打磨干净以后,开始作画,先用铅笔画出人物的轮廓画以后,在用烙铁沿着铅笔线条,烙出轮廓,最后渲染,根据调节温度大小渲染烙出层次感,使人物活灵活现。
一开始烙的时候因为掌握不了温度,深浅不均匀,导致废了好多葫芦,后来微信上加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人家请教,向人家学习,慢慢的才做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深而更喜欢上了葫芦烙画,最长的时候一烙就是十几个小时,越烙越兴奋,都不知道累,他会一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上一篇:雕刻师卢联生,水滴石穿,不屈不挠
下一篇:轻巧之物刻画世间万象,核雕李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