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曾为民——融多派技艺,书玉雕界新时代匠心传奇

作者:班墨空间 7已围观

曾为民,原名曾令璞,艺名琢瑜,号玉痴山人,作为曾国藩第九代孙,既承载着家族的文化底蕴,更以“湘工翠围雕”唯一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在玉雕界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匠心传奇。如今的他身兼富厚堂博物馆馆长、曾氏珠宝集团董事长等数职,更以国玉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缅玉石交流协会总会长的身份,架起传统玉雕文化传播与中外交流的桥梁,这位亚洲级十大杰出青年雕刻师、设计师,早已成为业界公认的“百年难得一遇的玉雕奇才”。

竖版.png

出生翡翠世家的曾为民,与玉雕的缘分从童年便已注定。家族世代相传的玉雕技艺与一件件精美玉雕作品,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八岁那年,他第一次拿起刻刀尝试雕刻貔貅,虽手法稚嫩,却展现出对线条与造型的敏锐感知。这份与生俱来的天赋,在岁月中不断被热爱浇灌。14岁时,他在众多少年雕刻大赛中凭借亮眼作品脱颖而出,凭借这份实力获得了保送云南腾冲李府大院深造的机会。要知道,腾冲作为传统玉雕重镇,李府大院更是汇聚了诸多玉雕名师与精湛技法,这段深造经历,为他打开了通往玉雕艺术殿堂的大门。

在腾冲的日子里,曾为民从未辜负这份机遇。粗糙的原石在他人眼中是寻常材料,在他看来却是等待被唤醒的璞玉。他以天赋为指引,以勤奋为阶梯,白天潜心观摩名师操刀,钻研不同流派的雕刻技法,夜晚则挑灯研读玉雕典籍,琢磨各类造型的文化寓意。他并未局限于单一技艺的学习,而是将祖传的“湘工翠围雕”作为根基,突破性地融入宫廷、南派、北派、海派、苏派等诸多流派的技艺精髓。

微信图片_2025-11-07_093318_952.jpg

宫廷工艺的精致规整、南派的灵动细腻、北派的雄浑大气、海派的兼容并蓄、苏派的精巧雅致,在他的刻刀下打破界限,完美交融。这种创新并非简单拼凑,而是基于对各流派技艺的深刻理解,结合“湘工翠围雕”的独特韵律,形成了独属于他的艺术风格。那些曾经沉寂的原石,经他之手,化作一件件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张力的稀世佳作,既有传统玉雕的古朴神韵,又不失新时代的审美活力。

微信图片_2025-11-07_093331_214.jpg

多年深耕,曾为民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他带着融合多派技艺的玉雕作品征战各类国际赛事,凭借精妙的构思与精湛的工艺屡获大奖,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玉雕的多元魅力。作为中国雕刻新生代创新力量的奠基人,他不仅专注个人技艺的精进,更致力于玉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1.png

身为富厚堂博物馆馆长,他通过馆藏展示让更多人了解玉雕艺术的发展脉络;作为曾氏珠宝集团董事长,他推动玉雕技艺与现代商业良性结合;以中缅玉石交流协会总会长的身份,他促进中外玉石文化与行业的深度交流。从八岁执刀的孩童到引领行业的玉雕名家,曾为民以“玉痴”之心坚守匠心,以创新之力激活传统,用一件又一件作品,持续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玉雕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