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剪纸传承人聂颖

作者:班墨空间 5140已围观

 

个人简介


聂颖,2015年至今走访民间剪纸老艺人将剪纸融入学前教育,致力于传统文化创新参加聊城首届文化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东昌府区教育局举办的玩教具制作比赛中,将皮影和剪纸融合进行玩教具制作,获得二等奖;2016年起,以剪纸教学为载体在志愿者协会进行公益讲学;自2017年起担任聊城市文化馆剪纸课程公益讲师。

聊城市滨河幼儿园副园长
东昌剪纸传承人
聊城市剪纸学会理事
聊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
聊城市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宣传组组长
聊城市广电小记者剪纸活动教师
聊城市文化馆“百姓艺术课堂”公益培训讲师
聊城市首届文化创意大赛人气一等奖获得者

技艺简介


【非遗进课堂】

非遗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陌生名录,而应是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用度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

而建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

而今,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我们当前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机制性生命力,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滨河幼儿园活动室(一)

非遗进课堂在我区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非遗项目之一——剪纸,陆陆续续走进了多所学校。比如我们的滨河幼儿园、滨河实验学校、光明小学、民主小学、新星小学等等,让孩子们切身实际的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收获了来自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滨河幼儿园活动室(二)


滨河幼儿园为响应非遗进课堂号召,积极与聊城市剪纸学会沟通联系,设立了联络站,暨“聊城市剪纸学会剪纸课程实践基地”,能够真正地让非遗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相结合,让非遗走进我们的孩子身边。


而之于剪纸如何在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呈现,我们有以下三个做法:

一是通过剪纸课程研发,纹样取材于东昌府区的民间小故事、剪纸动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等,设计系统、全面、适合3-6岁幼儿年龄发展的非遗剪纸课程。

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锻炼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绘画能力、让孩子更加沉稳。

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使孩子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都得到了发展。

剪纸必须把纸转来转去,不转就剪不出来。这一转,就更加锻炼了孩子造型、构图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空间方位知觉。


二是通过幼儿园环境创设,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美。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

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室

三是通过玩教具制作,

在东昌府区2018年幼儿园自制玩教具评选活动中,

滨河幼儿园选报作品《神奇的皮影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故事取材《老鼠娶新娘》,《西游记》选段,

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剪纸与皮影的结合中呈现出来,

使传统手工艺间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领略非遗传统文化,

非遗就在我们身边。

作品欣赏


 

 

 

 

 


END



联系聂颖老师或报名每日一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编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