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泥塑家——王文瑜
作者:班墨空间 2324已围观
个人简介
王文瑜:生于1964年,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张王家山村农民,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榆林市级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匠人风采
自从1980年起专门调研、研究、保护、创作、推广、传承着传统文化艺术和宗教文化艺术以及民俗文化艺术,近几十年来王文瑜的宗教泥塑、壁画、彩绘、油漆家具、彩画炕围子、箱柜等遍及榆林,延安两区,特别在近四、五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不忘乡愁,不忘初心!保护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实际行动来为陕北传统文化艺术和绥德黄土民俗泥塑艺术做出自己力尽所能的贡献。这使得“秦汉名帮,天下名州,五大之乡”浓厚文化气息影响更广,范围更大,为绥德的经济建设和传统文化发展添砖加瓦,走向大江南北,走向海外而努力着。
《压饸饹》
2014年6月代表榆林市去西安大唐西市参加了“中国西部第五届丝路非遗展演,荣获优秀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CCTV—13、人民日报等釆访报道。
《推磨》
2015年6月在西安陕北民歌博物馆创作的《东方红》、《陕北民歌分布图》,接受了中央电视台CCTV—3、CCTV—13、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做专题报道和腾讯头条、今日头条、凤凰网、新华社等几十家官网转载报道。
《蒸黄馍馍、炸油糕》
同年8月被央视、西部新闻、中国、中华、光明、搜狐等十几家官网誉为《中国黄土民俗泥塑第一人》称号。同年10月创作的部分《梁家河岁月》又被陕西日报大幅报道和今日头条、陕西传媒等十几家网络媒体报道。
《陕北唢呐老三鼓》
为了绥德黄土民俗泥塑艺术和陕北传统文化产业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了解平台,2016年5月应邀陕西省艺术馆“三秦大讲堂”做绥德民俗泥塑和传统文化艺术讲座深受古城人民厚爱,得到了文化艺术报大幅度大版面图文并茂报道和四十多家网络媒体报道,6月应邀参加了陕西省首届非遗周展演活动,这使绥德民俗黄土泥塑艺术迅速走出家乡,享誉全国!同时王文瑜捐的泥塑作品《陕北老头》由盛都公益慈善基金会现场拍卖8000元人民币!
《辊碾子》
为纪念建党95周年王文瑜的泥塑作品图片十几幅被中国文化信息网、中国邮政刊发邮票、电话卡等全国发行并永久收藏!10月代表陕西省赴北京参加中国老区促进会首届民间工艺大师展演,现场创作的泥塑作品《拥军爱民》被老促会永久收藏!受到国家领导人举指点赞并由中央电视台CCTV—7《乡土》、《聚焦三农》、《军事栏目》釆访报道。11月在绥德举办的榆林市老促会,绥德县妇联“手工艺品创新展演培训会”被授予创新奖。
《吃饸饹》
2017年1月在西安亮宝楼参加陕北工匠—榆林市工艺美术产业化成果展获二等奖!榆林日报连续报道,3月王文瑜的泥塑作品图片十几幅被中美国际艺术名家限量珍藏版邮票发行。4月参加了绥德县三.二八“陕北旱码头”商贸文化旅游节展会,很受群众喜爱!7月为省、市、县有关领导调研社区旅游《王文瑜黄土民俗泥塑馆出展。9月代表陕西省文化厅赴安徽黄山参加《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接受了黄山卫视多次采访报道,新华社、外语直播等媒体报道。
《陕北过事大餐十三花》
10月应邀中国.绥德国际石雕文化艺术节参与评审委员工作。同月应邀为中国国际少儿美术教育(西安)峰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儿美术培训教师300余名讲演绥德黄土民俗泥塑文化、艺术、技艺和理论及抄作过程等。11月代表榆林市文化局在西安会展中心参加了陕西省传统手工技艺大展,陕西卫视、都市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同月很荣幸成为一名“阳光工程 陕西省文化自愿者”。
《喝酒划拳》
近几年深受广大群众和各级相关领导的支持、关怀和爱戴,王文瑜被中国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绥德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被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榆林日报多次刊登发行报道。
作品欣赏
四大慈母之《欧母教子》
四大慈母之《岳母刺字》
四大慈母之《陶母退鱼》
四大慈母之《孟母三迁》
上一篇:陶艺师吴祥君
下一篇:“匠心传承,葫芦艺人”--杨咏梅